从教近八载,青丝已染霜色;育人授业,从未倦怠。她深知为师者要作学生为学、为事、为人之示范,故她一直督促自己做一名终身的学习者。她以勤勉、亲爱的一言一行在育人长途上陪伴着学生们的成长,也诠释着为人师者的谦和与审慎。
——题记
师与生的双向奔赴
杨兴凤老师任多门课程的主讲教师,每一门课程她都钻研深透,力图让学生领略到此专业的真正学养,甚至她还希冀能让学生领域到真知之美。为达此目的,她花大量时间备课、研究专业知识,这种积累转化成课堂上既流畅又不失专业精神的输出,这不但使她的课程受到专业领域专家的认可与赞扬,还使相当多的学生喜爱她所主讲的课程。2017年教育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清华大学澳门永利yl6776教授吴潜涛在听了杨兴凤老师所讲的课程后,作出了肯定性地赞许,《中国教育报》还对此进行了专门报道。学生们的喜爱也表达在评教系统里,她的所有课程学生评教分的平均分是相当高的。在2020年与2021年“我心目中的好老师”颁奖典礼现场的电子表白墙上,学生们的喜爱话语填满了电子屏幕,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学生对她的课的肯定。另外,她在教学上的努力也使她获得教学上的一系列奖项:自治区教学信息化大赛的二等奖、自治区“精彩一课”比赛二等奖、自治区共青团“金牌讲师”等。
师与生,常常是双向奔赴:师待生以心诚、授业以精,则生亦待师以真情挚爱。
研精勤思,为学生示范为学之道
杨兴凤老师除了任本科生的课程老师,还是一名硕士研究生导师。她对于自己学生在学业上的严格要求令学生颇为“畏惧”。但她对学生的严要求是建立在自己在专业研究上的勤与精,她以自身的研精勤思为学生示范为学之道。她在入职过了适应期后就认真拾专业、精钻研,入职第二年就获得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并参加多项科研项目,形成论文、出版专著,从不懈怠且不失专业水准。她叮嘱自己的学生既为研究生,就要做扎实的学问,不要失掉学术水准,不要失去自己的作为高等教育者的自知自爱。
在“为学”这件事上,杨兴凤老师还向学生呈现了尊重师道传承这个中华文化中最古老的传统。她的导师远在上海,是一位至今已88岁的老先生。杨兴凤老师除特殊情况外,几乎每年都要去探望老师与师母,经常打电话向老师汇报自己的每一方面的进展,向她亲爱的导师讨教遇到困境时的救治之道。她经常讲,她从她导师那里学到了真正的为学之道、为人之道,也从她导师与师母那里体会到了最传统、温厚的师生情谊。
关怀学生,事无巨小皆教育者之责
杨兴凤老师还担任本科生班主任和研究生班主任。对于她来说,班上学生从学业进度到精神风貌、生活志趣、毕业就业,她都会过问且对学生保持关注。在担任哲学17班学生班主任时,给学生们开班会时要求每位学生在“班级宣言”(一共10条,从学业到心灵的自我成长要求)上郑重签字,希冀他们卯足了青春劲头,把最好的年华用在最好的事上;班上学生因家庭问题而陷入心灵困境、险至抑郁时她想方设法(给学生买童话书、陪聊天等)让困境学生感到舒畅、有劲,还为家庭困难学生争取特殊时期助学金,为毕业迟迟工作去向无着落的学生找工作单位,为考研的同学提供学业与联系导师帮助……在她的教育理念中,行动教育更胜于理论知识教育。她总说,对于年轻的学生们来说,迎面而来的生活中遇到的人,才是最真实的、最让人会反思自己该如何做的。
参与时代主题的理想主义者与行动派
杨兴凤最爱的两个教育界的“狠人”是孔子和蔡元培先生。她说这两位先生处在不同的时代,却都对教育倾注了全部生命力量,且两位大先生都有个共同特征,他们都是伟大的理想主义者和行动派。杨兴凤老师说,这两位大先生体现了中华文化中为师者的真模样:他们用生命去践行这种理想主义与行动派的风格,他们将自己与时代使命紧紧绑定在一起。孔子以“民办教师”的一己之身塑造了整个往后中华文化精神的基本格调,而蔡元培先生是近代世界、风云际会之时以教师身份对一个民族、对一个时代真正起到转折作用的人。仰慕这种大先生之风,而有幸成为人民教师的杨兴凤总是会念叨“我们是不是可以接近这些伟大的先辈,沾濡他们的灵魂香气、拾级他们垒成的文化高峰?”她总是告诫自己,作为教师,不要失去使命感,不要使自己变成闻风而动的庸人。杨兴凤老师在自己的教育日志中写道:悠长而平素无奇居多的生活中,总会生长可恶、可耻、可笑、可悲的事件与人,这些人甚至成为所谓的生活赢家。但不要因为发现了这样的真相而放弃追寻和学习那些闪着理想主义光芒的先贤与前辈,因为那才是长存的。
为使自己成为一个了解时代并能有“思想与技艺”傍身的新时代人民教师,杨兴凤老师还利用假期去充电学习,去北京大学访学,并取得访学期间科研成果奖;去团中央参加宣讲团的训练与学习,为成为一名思想政治宣讲团成员而努力,并在自治区的宣讲比赛中获得“金牌课程”称号;去广东学习西点制作,并获得厨师执业证……对于她来说,只有学习,才能增大她作为教师的立身之本;只有学习与实践,才能介入到时代主题中去,成为一名有时代担当的人民教师。
能够清楚地看清自己,将自己修炼得足以匹配教师之职,将自己学习至能够在时代中担起属己之责,这就是杨兴凤老师给人的自我要求感。做一个温柔有礼的、知道自己是谁的人,做一个尽职尽责、努力在真实的生活中向更好更善再接近一点的教师,大概就是这样。